燕赵道教  
.《河北道教史》出版面世
.关于恢复河北省道教协会图书音像流通处
.河北省道教协会关于举办巡回讲经的通知
.黄信阳会长在“善行河北、点亮心灯”首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开幕式——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在河北美术
.河北省道协直属宫观——鹿泉十方院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暨“点
道教常识  
.道教行礼须知
.道教八节斋日
.道教四始斋日
.道教三会斋日
.道教三元五腊
.方至通宗师(1877—1926)
.徐敬义律师(1925年传戒)
.蒋永林律师(1884年传戒)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交流
 

道教精神刍议



尹志华

    道教与儒、释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在学术研究中,道教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人的眼中,道士们只会装神弄鬼、画符念咒,因而道教不过是一种近乎巫术的低级宗教。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十分片面的。深入道教文化的殿堂,我们就会发现,道教包含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内容,除了在世俗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粗浅的东西之外,还有其精致深刻的思想,有足以震撼人们心灵的真精神。正是这种真精神使道教能够克服种种危难,几经曲折,衰而复兴,绵延到今天。那么,道教的真精神究竟是什么呢?笔者拟在此略抒管见求教于方家。

一、贵生精神

    一般说来,宗教总是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死后的彼岸世界,为人死后灵魂如何得救、超升设计种种方案;因而,它们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质量、现实生命的长短极少予以关注。道教则比较特殊,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情怀,它不去考虑虚幻的灵魂归宿问题,而是遵循人们乐生畏死的本性,积极探讨如何才能阻止死亡之神的降临。中国先秦典籍《周易·系辞下传》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道教继承了这一思想。传为道教创立者张陵所作的《老子想尔注》便把“生”与道、天、地并列为“域中四大”之一,认为“生”是“道之别体”[1],是“道”的重要表现形式。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开篇就肯定“禀气含灵,唯人为贵”,而“人所贵者,盖贵于生”[2]。《三天内解经》更以“死王乃不如生鼠”[3]的对比来强调生命的可贵。因此,《太平经》提出,“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一也”[4]。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之所以可贵,首先在于它是宇宙的杰作;其次在于它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5],“今一死,乃终古穷天毕地,不得复见自名为人也”[6]。因此,道教把拯救人类脱离死亡的厄运、让生命升入永恒存在的境界作为最高目标。为此,道教反对把生命作为世情俗欲的牺牲品,反对以生命易名利,反对盲目地以生命服从那些人为的政治逻辑。

    除了人类生命以外,道教还十分重视宇宙间其他生命形式,要求人们爱及昆虫草木鸟兽,不要无故伤害任何生命。因为,在道教看来,宇宙万物都是“道生之,德畜之”的,各有其存在的权利和价值。道教许多戒律对保护生物作了详细的规定。如《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即规定:不得杀伤一切物命,不得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中,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不得笼罩鸟兽,等等[7]。今天,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许多有识之士指出,单纯技术手段是不可能根本解决环境破坏问题的,必须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上来一个转变。而道教中有着深邃的生态智慧,值得我们去认真挖掘。

二、自主精神

    道教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人的生命长短,并非上天所命定,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太上洞渊神咒经》卷二说:“生死在我。”道教坚信,人可以“夺天地之造化”,通过积极的修炼,使生命由弱变强,由夭转寿,直至长生不死。它反对人在死亡面前无所作为、消极听命的态度。它承认“有生必有死”,但认为这只是顺应自然过程的结果;而通过人的主观努力,生命演化的自然过程是可逆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这就是道教中有名的“顺则生人,逆则成仙”思想。为了实现长生不死的梦想,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道教炼养家以艰苦卓绝的精神,反复实验,抗命逆修,从外丹到内丹,不断地探索。当然,谁也没有见过不死而成仙的人。但是,结果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探索本身的荒谬。这种探索高扬了人的主体性,体现了人们不甘心听任命运摆布的强烈愿望。它促使人们努力去探求生命老化的秘密,而不是单纯地重复“有生必有死”的经验事实。而且,正是由于道士们反抗死亡厄运的努力,大大推动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养生学、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海内外学者公认,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三、崇德精神

    为了实现长生成仙的理想,道教一方面发展出各种方术,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义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8]。推崇道德,注重伦理教化,是道教的一个重要特征。《太平经》说:“神仙之人,皆不为恶者,各惜其命,是善之证也。”[9] 《老子想尔注》说,欲求长生者,“百行当修,万善当著”[10]。《抱朴子》中更具体规定:“人欲地仙,当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若有千一百九十九善,而忽复中行一恶,则尽失前善,乃当复更起善数耳。”[11]总之,“长生之本,惟善为基“[12]。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承负”说,谓人的善恶行为,不仅应在自身,而且流及后世。子孙身受其祖先所造善恶的报应,谓之承负。然祖先虽有余殃及于后代,后代若能行善立大功,则可不受承负。南北朝以后,道教受佛教影响,主要宣扬三世因果报应。道教所提出的道德规范,则基本上与儒家伦理相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其神圣性建立在神仙之上,对信教者及广大劳动群众来说,具有更大的威慑性。从《太平经》起,各种道经就宣称天地有司过之神,对众生的行为进行监察登记。又说人身中有“三尸”神,每至庚申日,辄上天汇报人的善恶功过于有司。还有常住每家每户的灶君,至月晦之夕上天告人善恶。总之,人的一言一行,都难逃过神灵的明察公断,甚至“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凶神已随之”[13]。神明据人善恶而行报应赏罚,小过减其寿数,大过降殃乃至夺命,大善功德则增其福禄寿数。这种极具威摄力、引诱力的伦理教化,宋代以来以通俗的劝善书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形式推广,普及于民间,影响极为深广。这种神道设教从今天科学无神论的立场来看当然至为荒唐浅陋,但在多数人都信神的封建社会,对维系社会秩序无疑有着巨大的作用。

    道教用神道说教所宣扬的伦理思想,除了忠孝之外,还有俭朴、谦下、忍辱、宽容、廉、谨等内容,并有一些反映劳动人民思想的伦理观念,如力作而食、周穷救急、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先人后己、与物无私等,不无积极义。

四、济世精神

    道教产生于社会危机十分严重的东汉末年,一开始就具有十分鲜明的救世特征。反映初期道教思想的《太平经》即自称为“致太平之书”。宫崇、襄楷曾先后把它献给顺帝、桓帝,但被当朝权贵斥为“妖妄不经”而置之不理。后来,“颇有其书”的张角创立太平道,发动了著名的黄巾起义。同样拥有《太平经》的张陵在巴蜀创立五斗米道,建立了二十四个教区。至其孙张鲁,更割据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史称其政策宽惠,“民、夷便乐之”[14]。

    魏晋以后,神仙道教取得主导地位,遂偏重于个人的得道成仙。但是,道教始终没有将“仙道”与“人道”对立起来,而是坚持“内外双修”的原则:内则治身长生,外则济世救人。葛洪说:“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积善事未满,虽服仙药,亦无益也“[15]。这一观念以后被反复强调。陆修静在《道门科略》中说:“若救治天下百姓,扶危济弱,能度三命。”张伯端在《悟真篇》中说:“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等亲冤,始合神仙本愿。”并警告修行者:“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净明派规定:“凡得净明法者,务在济物。”[16]。金元形成的全真道,其宗教实践分为内在的“真功”与外在的“真行”两方面。“真功”指心性、内丹修炼,“真行”即行道济世。可见,统一入世与出世,以积善为仙道的根基,是道教一贯的主张。

    道教济世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历史紧急关头,道教领袖往往能够挺身而出,为人民大众实在地解厄救苦,减少灾难的损害。最著名的是丘处机之西游劝成吉思汗戒杀、免北方赋税的事迹。此外,太一道四祖萧辅道、茅山宗道士杜道坚在南宋、金、元战乱之际,也利用自己的声望作了许多制止胜利者不要滥杀无辜的工作。

    道教济世精神的另一个表现是行医施药救治病苦。医术与养生有很密切的关系,故自来为道教所重。晋代道士葛洪、南朝梁道士陶弘景、唐道士孙思邀等都是有名的医药学家,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普通道士一般也兼通医术,在缺医少药的古代农村,他们是一支重要的医疗队伍。

五、包容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和道教最具有学术上的开放性和包容精神。早在先秦时期,在儒墨、儒法的互相排斥攻讦中,道家中的黄老学派就已经起来包容兼收各家学说之长,如《管子》中的《白心》、《内业》、《心术上》、《心术下》等篇即是如此。此外,《黄帝四经》也是先秦黄老之学的重要代表作。

    黄老之学在汉初受到统治者的支持,曾经盛极一时。后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之学在朝廷失势,流入民间,逐渐与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学结合而形成黄老道,最后由黄老道演变成我国最早的两大道教组织——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因此,黄老道家思想成为道教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黄老之学的思想包容性这一重要特点,亦为道教所继承,并得以发扬光大。东晋时期的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的思想就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葛洪自少好学,博览群书,“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他一面宣扬神仙道教,一面又崇尚儒家教化,同时又主张百家之言不可废弃。

    道教不仅勇于吸取本上传统文化的营养成分,而且对外来佛教文化也抱着开放融通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舶来品的精华。比如《太上洞渊神咒经》吸收了般若本无论思想,《度人经》袭取三界及随劫轮回思想,《真浩》仿照《佛说四十二章经》,《本际经》讲诸法空寂无常、一切果报皆由业缘,《洞玄灵宝定观经》改造止观和定慧说,道教老学重玄派对佛教中道观的运用,如此等等,都说明道教对待异质文化的态度比保守的儒家开放。正是这种主动引进异质文化的精神,使道教在理论上不断进步。

    当然,道教中也有对其他文化持排斥态度的,特别是对佛教时有攻击。但这往往是在有利害冲突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且它也绝不是道教的主流。道教的主流,是主张儒释道三教同源异流,三教应当融汇合一,三家人成为一家人。

    道教的这种包容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借鉴价值。在偌大世界已变成“地球村”的时代,全球性的文化交流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在迅速展开。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以开放的胸怀去吸取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以推动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创造条件。

    道教是一个处于动态中的文化巨系统,要找出其“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笔者仅从积极方面阐述了道教得以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五种基本精神,至于道教中的消极落后的东西前贤已有较多批判,此不赘述。

   注释:

   [1][10]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3、27页。

   [2] 《养性延命录·序》,《云笈七签》卷三十二。

   [3] 《道藏要籍选刊》第8册,第388页。

   [4][5][6][9]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80、298、340、602页。

   [7] 《云笈七签》卷三十九。

   [8][11][15]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对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页。

   [12] 《墉城集仙录》卷1。

   [13] 《太上感应篇》。

   [14] 《三国志》卷八《张鲁传》。

   [16] 《太上灵宝净明入道品》。

(《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3期)

友情链接  
中国宗教网中央统战部中国道教协会中国民族宗教网国家宗教事务局白云深处人家保定道教网弘道文化网保定道教网道教之音网黄信阳博客刘崇汉博客史理广博客保定道教网崔信良道家书画
保定道讯道教典籍 保定道长 道教风光 保定道教 道教俗信 燕赵道教 道教影像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内容意在宣传 如有侵权 请致电本网 保定道教网 版权所有 保定频道 技术支持 通用网址:保定道教 河北道教 冀ICP备19010966号-1 联系电话:0312-7195395 邮箱:daojiao@126.com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