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道教  
.《河北道教史》出版面世
.关于恢复河北省道教协会图书音像流通处
.河北省道教协会关于举办巡回讲经的通知
.黄信阳会长在“善行河北、点亮心灯”首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开幕式——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在河北美术
.河北省道协直属宫观——鹿泉十方院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暨“点
道教常识  
.道教行礼须知
.道教八节斋日
.道教四始斋日
.道教三会斋日
.道教三元五腊
.方至通宗师(1877—1926)
.徐敬义律师(1925年传戒)
.蒋永林律师(1884年传戒)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道教俗信
 

春打六九头


    寒冷让乡下的冬天总显得比城里漫长难捱。直到靠在墙根儿底下晒太阳的一个人,掰着手指头叨念着“一九、二九、三九、四九……”,数到“五九”,那天他数到五九的最后一天,明天又是春打六九头……

在农耕社会,一年的日子实际是从立春这天开始的。

年份不同,立春这天或落在春节前,或落在春节后。

打春有具体的时刻,“瞅瞅月份牌,上面写着呢。”

民间在这天有占卜年景的俗习惯,晴兆丰年,阴兆灾年,“晴则诸事吉,阴乃万事愁”;一些地方在这天还忌讳挑水和掏灰。

人们重视打春那个时刻,一齐赶在那会儿燃放鞭炮以示庆祝。民间记忆中,无论赶在白天还是晚上,那个时刻是不允许躺在炕上的,哪怕是那个时刻落在深更半夜,大人们也会把孩子们从睡梦中叫醒,孩子们迷迷怔怔打被窝里坐起来,更为严格认真的父母还会把他们抱到炕下。

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在清冷的寒夜显得异常脆生,传得亦很远。

一、打春

民间习惯管立春叫打春。

民国年间《昌黎县志》说:立春先一日,塑勾芒神及春牛于东门外,阖城官员往迎,鼓乐交作,老稚趋至;有幼童以线穿豆挂于牛角,到立春时刻“鞭而碎之”,谓之“打春”。

《宣化县新志》亦有记载:立春前一天,县治备酒至春场,同文武官齐至,演戏二三曲,随将春牛、芒神抬至府堂。至随春牛者,有五谷楼,内置黍、稷、麦等;至随芒神者,空楼一座而已。立春一日,县令偕属诣府堂,“打春”毕,另将小牛、芒神送各衙门及本城缙绅……

打春的叫法最早起自于何时?不得而知,可以肯定这种叫法普及于宋朝以后。

黄冀之《南烬纪闻》上有一则记载说:1126年,太史局赶在正月立春日前造成土牛,并陈放在迎春殿,按惯例,太常寺要在立春日备乐迎和鞭牛。可就在立春日前一天晚上,“守殿人闻殿中哭声甚哀,及击扑声,移更乃止。洎明视之,勾芒神泪流滴沥,襟袖俱湿,牛首堕地,有刀斧痕。吏白有司,重加修补,以终其事。识事知其不祥也”。

“不祥”的理由在于像官衙一类“行德教政令之所”,断不能让耕牛进来停驻,所以要打春牛,否则绝非好兆头。

苏轼词云:“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宋朝开始,打春似成了官吏打春牛的简称。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据说打春牛得用春杖,“春杖子用五彩丝缠之,官吏人各二条,以鞭春牛”。

有记载说:立春前五日,不仅要造土牛,还要造耕夫、犁具于大门之外,等到立春这天黎明,“有司为坛,以祭先农。官吏各具彩杖,环击牛者三,所以示劝耕之意”。

春牛指立春前用土捏造的土牛,宋人文彦博曾做过一篇《土牛赋》:“国家以上遵古典,下示烝民,出土牛而应候,俾农事以知春”,“美哉,土者五行之本,牛者六畜之宗,何莹蹄之成象,假聚壤以为容”。

“用土作牛以彰农事”,“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宋朝之前“尚质”,土牛不加颜色;宋朝“重文”,土牛做成后随之亦要加上颜色,变成“或赤或青或黄或黑”。

今天在民间有流行更广的一种解释:打春,目的是要打掉身上的懒惰气,歇了一个冬天了,人和牛的胳膊腿儿都歇懒了,打立春这天起,干活下地,再振精神;这亦让人联想到乾隆年间《曲周县志》上的一则记载:立春日以彩杖击小儿,曰“打瞌睡”。

二、原始

宋人吴自牧《梦梁录》说:立春前一日,以震鼓锣吹妓乐,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馆内。至日清晨,郡守率僚佐以彩杖鞭春,如方州仪。太史局例于禁中殿陛下,奏伴管吹灰,应阳春之象。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与贵家宅舍,示丰年吉兆。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宋人奢华,皇家亲历的立春更非同寻常,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妆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

京城的官员要为皇上造进大春牛,排场自是空前。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及驾临幸,内皆用五色丝彩杖鞭牛,御药院例取牛睛,以充眼药。余属直阖婆掌管,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阖巨珰,各随以金银钱彩缎为酬。是日,赐百官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入谢。后院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珰,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学士院撰进春帖子。帝后贵妃夫人诸阖,各有定式,绛罗金缕,华粲可观。临安府亦鞭春开宴,而邸第馈遗,则多效内廷焉。”

以提及立春的现有文献看,宋朝的立春日装点最为豪华。但立春独有的热闹,却并非自宋朝始。

《礼记·月令》说: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

可见很早以前,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庶民百姓,对“立春”已异常重视。之所以如此,大抵缘于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彼时已以立春这天为一年农事之始,“立春三日,百草发芽”,上上下下都会在这样的一天充满敬畏与期盼。

“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节气,一年每月二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时难违,农事错过了天时,便会放跑一年的好光景。

上上下下统一在这样的意见之下,立春这天越来越被加进更多内容,被通笔墨的人描摹,便亦属情理之中了。到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已有这样的记载: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贴宜春之字。亲朋会宴,啖春饼、生菜,贴宜春字,剪彩为燕戴之;或错缉为幡胜,谓之春幡。

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亦说:“春日刻青缯为小幡样,重累十余,相连缀而簪之,亦汉之遗事也。”

总之立春特有的一些形式和内容,作为民俗民风延续下来,一直延续到清朝和民国年间,如乾隆年间《口北三厅志》就有“妇人进春书,刻青缯为帜,像龙御之,或为蟾蜍书帜,曰:宜春”的记载。

三、旧俗

做春饼,饮春酒,聚会,儿童放风筝……这些立春习俗如今在一些地方仍在延续。亦有一些相关立春的旧俗,现实中已很难见到,只能在一些方志上约略可觅当年气象。

比如记录颇为详细的康熙年间《藁城县志》上说:立春先一日,县正率僚属于东郊,赴春牛前一揖毕,进春厂。有盒酒,饮酒三杯毕,出春厂,仍赴春牛前行四拜礼毕。起春自城南,迎春入西门,至县仪门外,赴芒神前一揖毕,至大堂,有春酒,席毕而退。至日交节时,各官朝服,设果酒祭芒神,行神三献,读祝文曰:维神职司春令,德应苍龙,生意诞敷,品类荫达,某等忝牧是邑,具礼迎新,戴仰神功,育我黎庶,尚飨。祝毕,复位行礼毕,赴春牛前一揖毕。执事捧鼓至县正前,击鼓三声,乐人前导,各官执彩杖向春牛周旋三回毕,复位;乃鞭春牛,一揖而退。

“鞭春”的风俗在清朝和民国年间大概很是普遍。乾隆年间《赤城县志》记载:立春前一天,“令诸邑人等扮演故事,届日行春设宴,次日鞭春;民间造春饼,进春酒”。

民国年间《赞皇县志》亦说:立春之日,先期知县具庙服,率僚属及七社里民,鼓乐结彩,迎春东郊,行祀其神礼毕,迎神还返,安设于县大堂前,候次日春至,行“鞭春”礼。

“鞭春”之前,尚有“迎春”之礼。康熙年间《磁州志》记载:立春先一日,印官率僚属,具威仪,鼓乐迎土牛于东郊,散春花,撒春豆,名曰“迎春”。

有“迎”有“送”,才算得有始有终。光绪年间《怀来县志》记述了“送春”的情形:立春前一天,用纸糊勾芒神、土牛,鼓乐随之,文武官出东郊迎春。一人自东方驰骑至,报春到并吉语数句,官放赏。立春日,文武官于县堂打春,领春,宴报春者,又以小土牛、芒神置纸楼内,鼓乐分送诸乡达,谓之“送春”。

先迎后送,这个过程渐渐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这种仪式亦变得颇为隆重,在大的仪式中间亦夹杂另外一些小的仪式。

比如“演春”,乾隆年间《永平府志》记载:立春先一日,县官戒东门外官亭,以各色器物,选集优人装剧戏教习,谓之“演春”。

“庆春”亦记载于《永平府志》:立春这天,“豪门则设酒、饼、肴、核燕会”,谓之“庆春”。

亦有“挞春”见于民国年间《滦县志》:立春时,诣神行礼毕,鼓吹以鞭土牛,遂磔焉,俗谓之“挞春”。

“咬春”见于乾隆年间的《肃宁县志》和《衡水县志》:立春日,啖春饼、春菜,取红萝卜食之,曰“咬春”。

“尝春”见于光绪和民国年间的《南皮县志》:立春日,饮春酒,切葱、蒜、椒、姜、芥合而食之,曰五辛盘,面为春饼,谓之“尝春”。

另有立春“除蚁”和“稀痘”习俗。

立春日春牛被鞭碎成土,“市民争取涂灶或涂壁,云去臭虫”,嘉庆年间《枣强县志》说:有裂土牛泥以涂灶,曰“除蚁”。

“稀痘”关乎孩子健康,则有两解:一说小孩将盛豆的袋子挂在春牛角;一说小孩“竟从土牛腹下转递”,曰“稀痘”。

四、民谣

“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年前立春过年暖,过年立春二月寒”。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说:立春在残年,主冬暖,“两春夹一冬,无被暖烘烘”。

以前柏乡县有这样的民谣:“立春至雨水,早起须晚睡。粪田又耙地,速速谋生计。”

文安县有民谣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滦县流传的“春见春,四蹄贵如金”的民谣则是说一年两见立春,牲畜的价格一定是昂贵的,亦与农时有关。

民国年间晋县一首民谣曰———“春打六九头,卖了皮袄,买个牛”。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1989年版;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梦梁录(外四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本报记者:刘学斤)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友情链接  
中国宗教网中央统战部中国道教协会中国民族宗教网国家宗教事务局白云深处人家保定道教网弘道文化网保定道教网道教之音网黄信阳博客刘崇汉博客史理广博客保定道教网崔信良道家书画
保定道讯道教典籍 保定道长 道教风光 保定道教 道教俗信 燕赵道教 道教影像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内容意在宣传 如有侵权 请致电本网 保定道教网 版权所有 保定频道 技术支持 通用网址:保定道教 河北道教 冀ICP备19010966号-1 联系电话:0312-7195395 邮箱:daojiao@126.com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