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道教  
.《河北道教史》出版面世
.关于恢复河北省道教协会图书音像流通处
.河北省道教协会关于举办巡回讲经的通知
.黄信阳会长在“善行河北、点亮心灯”首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开幕式——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在河北美术
.河北省道协直属宫观——鹿泉十方院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暨“点
道教常识  
.道教行礼须知
.道教八节斋日
.道教四始斋日
.道教三会斋日
.道教三元五腊
.方至通宗师(1877—1926)
.徐敬义律师(1925年传戒)
.蒋永林律师(1884年传戒)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保定道教
 

道教文化与保定民俗(1)


一、道教信仰、沿革、宗派、宗观

   (一)神仙信仰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信仰和文化土壤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道教信仰的神仙是最原始而贯彻始终的崇拜对象,而其本身是以信奉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为主的多神教,据说有36000个神仙。无论天上、地上、地下,甚至每个村落、家庭,每时每刻都有神仙,因此说,信仰神仙成为道教与其他宗教的一大区别。庞大的神团,构成了道教的组织和思想体系,督促人们行善抑恶。

    道教的神仙分为神和仙两大类。神是指天神、地祇、地府神灵、人体之神和人鬼之神等。天神如“三清”、四御(玉皇大帝、北极大帝、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东王公、西王母、三官(天官、地官、水官)、斗姥(斗极之母)、普化天尊、文昌帝君、青华君帝,以及日、月、星辰、风、雷、雨、电与诸天天帝、天尊、仙官等。

    地祇包括社稷、五岳、山林、川泽、河海,以及城隍、土地、门神、财神、喜神、灶神、马王神等,有的是自然神,有的属人格化了的神。

    人鬼之神源于祖先的崇拜,聪明正直谓之神,有功于国、于民,死而祀为神。道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神系中许多神是人的神化,包括民族的祖先神,圣贤英杰,各行业的祖师和保护神,如三皇、五帝、孔子、孟子、鲁班、扁鹊、关羽、岳飞、老郎神(戏班祖师)等。

    仙包括仙人、真人,即修道有优异功行的杰出人物,得道而成为仙,如汉钟离等八仙,以及寇谦之、丘处机等,都是由人而仙的。

    道教躬行的思想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养浩然正气、力行正义、苦已利人、抑恶扬善、不谋私利、谦虚忍让、宽宏大量、孝养父母、尊敬师友、和睦邻里、修桥补路、施茶舍药、克勤克俭、不杀不淫、不盗不诈、戒骄戒躁、慈救众生、不谄贼害善、不凶怒凌人、忠贞爱国、导人为善等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在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贡献,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华夏民族的共同心理与价值观的形成,乃至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特别在民俗方面,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

   (二)道教沿革

    保定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恒山(大茂山)有太乙宫。《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向太一(乙)请教药物知识。《春秋合成图》载,黄帝问道于太乙。易县狼牙山有战国时仙人邹衍(今河北徐水人)和燕昭王修道的仙台。西汉,茅山派祖师茅盈修道于古恒山。传后土皇帝祇在易县洪涯山救护东汉光武帝刘秀,后为其建宫观。北魏初,北天师道祖师寇谦之在广昌(今涞源县)建云溪观并传道,道教大盛。唐代,张果老修道于古恒山,边洞元女道士修道于涿州紫阳观,与此同时,先后在易县建龙兴观和开元观。并刻老子《道德经》。金代洞虚真人陈道益在唐县青虚山(葛洪山)建宫观百余所。金代真大道教创始人刘德仁在青虚山大兴建筑。金末,丘处机(北七真之一)在涞水县娄村上清宫传道,道教再度形成高潮,并接纳蔡真人、董志平等名道家为徒。此时,保定等路都元帅张柔在重建保州城时,复建、新建宫观11处,计有神霄、天庆、清宁、洞元、玄武、全真、朝元、玄真、朝真、得一等宫观,并建三皇、岱宗、武安、城隍道教神祠,在涿州、定州建大道观等。明清以来,道家逐渐衰落,特别是清末民初,在大力发展新式教育时,大量寺观改建为学校。保定解放后,有的道士还俗,年轻道士参加工作,专职道士消失。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道教得到恢复,成立了道教协会或小组,分别在涿州、易县、满城、唐县等地建立了道教活动场所,道教徒逐渐增多。

    道教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在民间风俗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岁时节令、丧葬、祈雨、戏曲等活动多沿袭道教习俗,社会上各行业供奉的祖师、神仙多为道教的祖师或神仙。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庙会,1991年统计,保定市仍在举办的庙会有692个,多与道教有关。1936年《易县志稿》载,全县仍在举办的庙会有60个,共中属于道教的庙会有50个,佛教庙会有5个,供神不明的糊涂庙会5个,道教庙会占83.33%,可见道教文化融进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1936年易县举办的庙会

   (三)道教宗派

    保定道教的宗派始于北魏太武帝时期,寇谦之(356--448年)创建新天师道,即北天师道,在广昌县(今涞源县)建立云溪观之后,其弟子在今保定辖区建观传道。李皎承师寇氏,修道于恒山(大茂山)。曲阳北岳庙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至永平五年(512年)。保定地区的道派为北天师道。

    唐代,北天师道与南天师道融合为正一教,易县的龙兴观、开元观和涿州的紫阳观、定兴的聚仙观、阜平的元都观和满城的紫霄观等为正一教派,该教派成为保定的主要教派。

    金元时期,道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境内先后有大道教(后改真大道教)、全真教,与正一教并存。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大道教创始人刘德仁在唐县青虚山上建立清虚宫,在定州建大道观,在涿州建崇元观。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传至涿州岳德文,为真大道教第八代祖师,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视与扶持。至元二十一年,授岳德文“崇元广化真人”,掌教宗师,统辖诸路真大教事,成为保定路道家主要派别之一。

    全真教由王重阳创建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金末元初,丘处机至大都后,全真派兴盛起来,其弟子蔡真人、董志平等传道于保定辖区,道观遍布城乡,在元朝官府的大力支持下,亦成为主要派别。易县的龙兴观,涿州的紫阳观等,仍为正一派,与真大道教、全真教鼎立并存。

    明清时期,随着道教的衰落,真大道教逐渐消失,全真教和正一教仍存。民国以来,道教没落,教派界线模糊。由于丘处机、蔡真人弟子众多,道教信徒多称为全真派。

   (四)道教宫观

    保定道教历史久远,数以千计的道观、祠宇遍及城乡。从恒山(大茂山)太乙宫至当代,历经数千年,经无数次军事、政治动荡的冲击,众多宫观已消失,如易县开元观、涿州紫阳观、保定神霄、天庆等宫观,以及陈道益在青虚山建的百余所宫观已荡然无存。至今无人能讲清辖区全部宫观的名称。《河北省宗教志·道教宫观》只列举了保定的宫观68处,历史上很多著名宫观未列。如顺平县尧城村尧帝庙等。保定现存宫观主要有安国药王庙、保定刘守庙、曲阳北岳庙、定州大道观、涿州三义宫和泰宁宫、唐县青虚山留云院,满城曹家峪莲花山三清观、涞源泰山宫、易县后山庙等。

    1.北岳庙

    北岳庙位于曲阳县城西南隅,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永平年间(500---512年),祭祀北岳恒山之所,历代成制。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改祭于山西浑源州,据《曲阳县志》载,北岳庙南北长162.51丈(541.7米),东西宽96.69丈(323.3米),占地261.88亩(174589.9平方米,建筑面积3803平方米),主要建筑呈田字型,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由北往南依次为后宅门、德宁殿、飞石殿遗址、三山门、凌霄门、御香亭、朝岳门(今庙大门)、牌坊、神门(午门已毁)。德宁殿西有西昭福门和西进禄门,殿东有东昭福门和东进禄门。此外有大小牌楼和碑亭数处,散建于中轴线两侧。

    德宁殿是该庙的主体建筑,其匾额为元至元七年(1270年)春节由真定路转运使司经历李庭瑞书“德宁之殿”四个大字,每字约1平方米。大殿占地2009.8平方米,高25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木结构重檐九脊殿式建筑,琉璃瓦背,青瓦铺顶。该殿有砖石砌的两米多高的台基,殿前有月台(露台)。月台及殿四周环以汉白玉栏杆和望柱,望柱顶端雕大小石狮99个,形态各异,殿内东西两壁绘巨幅《天宫图》,东壁为《云行雨施》,西壁为《万国咸宁》,各高8米,长18米,北壁为《北岳恒山出巡图》,高8米,长27米,壁画总面积504平方米,均为道教神仙,系国内唯一的巨幅壁车画,人物画像最高者7米,寺院内有北齐至明代的各种碑碣170余通。《大唐北岳恒山祠碑》、《大唐北岳神庙碑》、《大唐北岳恒山封安天王之铭并序》、《大宋重修北岳安天王庙碑铭》、《大明诏旨碑》等碑文,不仅是书法艺术珍品,也是研究北岳庙历史的宝贵资料。该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北岳恒山祠碑》阐明北岳神主风雨,定吉凶,虔诚敬祀能使国家太平,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可得到幸福。历代帝王在立冬时遣使祭祀或遥祭。隋大业四年(608年),炀帝亲临曲阳北岳庙祭祀,西域十余国皆来助祭。唐太宗贞观年间规定年各一祭,牲用太牢(牛、羊、猪各一),礼官由都督、刺史充当。宋真宗时,遣使奉玉册、衮衣(帝王绣龙的礼服)、冕旒(帝王的帽子)等祭品,设立道场祭奠,三昼夜或七昼夜不等,并是日望祭北镇于定州。元代帝王始于初春遣使祭祀,祭祀仪式隆重。

    祭祀北岳的民间庙会则于春夏之交的农历四月初四日,民众为祈和平、消灾、祈福等纷纷至北岳庙祭神。宋《北岳大殿增建引檐记》载:“方春始和庶民来祀,祈田答蚃,巫觋牲牵,相望于道,辟千聚万,跨越千里,不约而会于祠下者,百以亿计,蠲洁斋敬,备极丰好,富人巨室,别极难得之货,幻伎瑰诡之极,年生之术,冕章褥屐,名马金玉,奇禽异兽,又极耳目之玩……磐腥杂触,肩迹相轧,欢嚣纷错,师旷失其聪,高娄失其明……”碑文虽有夸张,却也反映了祭祀北岳的盛况,虽然现在仍于四月初四举办为期三天的庙会,但多为看文艺表演或购物、逛会者。

    2.定州大道观

    定州大道观位于大道观街路北,建于金末元初。原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大照壁、关帝殿、二圣殿、六神殿、玉皇殿、老君殿等,现仅存玉皇殿。

    玉皇殿为长方形,东西宽19.85米,南北进深16.9米。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大殿建在0.92米的平台上,高大庄严,为布瓦庑殿顶,绿琉璃瓦剪边。殿内四壁有沥粉贴金壁画,为道教神仙故事,形象逼真。该观为河北省保存较好的道观之一,是河北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3.涿州三义宫

    涿州三义宫位于涿州市松林店镇刘备故里楼桑村东北隅,奉敕建于唐乾宁四年(897年),经金、元、明历代修缮,是为三国蜀汉帝刘备建的祠宇。其布局为坐北向南,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马神殿、三义殿、后殿,共三重院落。配殿有关羽殿、张飞殿和诸葛亮、庞统殿,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刘禹锡,宋王十朋、朱熹、文天祥,金王寂、周昂、元好问,元郝经、陈孚、王恽、傅若金,明沈自邠、谭贞良、王世昌,清高宗弘历(乾隆帝)、冯源济等名人为该宫题诗。

    4.涿州泰宁宫

    涿州泰宁宫位于东城坊镇小马村,俗称奶奶庙,供奉后土皇地祇,为易县洪涯山后土皇地祇行宫。建有奶奶庙、护法殿、灵官殿、戏楼等殿堂14间,“文革”中被毁。1993年复建,至1998年建成,计有灵官殿、玉皇殿、后土殿、三清殿,为河北省道教协会直属宫观。省道教协会曾拨款建成600余平方米的道舍、斋堂,并举行了盛大的开光法会。

    5.满城曹家峪三清观

    三清观位于曹家峪莲花山上,原在山顶,1993年复建于该山曹仙洞北侧,有正殿3间及配殿,另有斋堂、围墙等。正殿供奉三清道祖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正殿左壁画太上老君宛丘弈棋图,右壁绘老子出关图。两侧配殿祀李铁拐、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和何仙姑八仙。

    6.青虚山留云院

    留云院位于唐县青虚山通往上清虚处院内,建有葛洪殿,传葛洪栖隐于此。殿内供葛洪及其妻鲍姑,塑像身着道衣。左壁绘三霄圣母像,右壁绘四天师像,并有楹联“紫气太空显道法,白云深处藏神仙”。

    7.刘守庙

    刘守庙位于保定市区东南部府河北岸,原有山门、穿庭、大殿、后殿(寝殿),为三进院落。现穿庭改为南房,山门不存,该庙祀金元四大名医之首的刘守真,大殿三楹,塑刘守真坐像,后殿塑刘守真卧像。刘为道教民间的神,农历三月十五日为其生日,进行隆重的庙会。日常初一、十五日,民众为其敬香。

    8·涞源泰山宫

    涞源泰山宫和古塔位于涞水源(拒马源头)西北侧,建在8米高的砖台上,是座古建筑群。泰山庙又称泰山庙、泰山行宫。建有钟楼、鼓楼、穿亭、殿阁,为保定辖区现存完整与规模最大的泰山行宫庙。唐天宝三年(744年)始建的高5层21.98米实心塔,在道教宫观中少见。其建筑风格是五级、八角、实心、砖仿木结构,代表着五行、八卦、天文、地理,与大自然浑然融为一体,为涞源标志性建筑,古十二美景之一,号“东塔松涛”。塔名为“兴文塔”,是振兴文化的意思。涞源古时文气不旺,据当时勘舆学家观测,建塔之地为八卦巽的方位,有缺陷,文化之灵气随风而走了,在此需有高耸建筑。建塔,即解决了风水的缺陷,又为周围环境增色,所以“兴文塔”的性质即是风水塔,也是风光塔。塔下供奉着慈悲、贤惠的道教俗神水母娘娘的神像。

    泰山宫始建于唐代贞观十四年(640年),供奉东岳泰山大帝之女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碧霞元君受玉帝之命,证位仙真,统率泰山岳府之天将神兵,照察人间一切善恶生死之事。

    明清以来,直至今日,民间崇拜泰山奶奶的,一直十分兴盛。碧霞元君神诞之日是四月十八日。北方地区多有供奉碧霞元君之庙观。涞源泰山庙较为出名。明、清时广昌(今涞源县)置道会司,在泰山宫授官而不给禄。法脉传承属道教全真龙门派,去北京白云观受戒。在1930年期间,泰山宫尚有伙居道人5人。七七事变后,道士羽化的、回家的,道教衰败。“文革”中被毁坏,仅留下现有的山门、钟鼓楼、过厅和两边的功德碑厅。2003年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涞源泰山宫终于经政府批准重新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易县后山庙

    易县后山庙位于河北省易县城北15公里处的洪崖山上。为著名的古燕十景之一“洪崖积雪”。 清乾隆三十九年《重修洪崖山古庙碑记》说:“燕山八景之中洪崖为最。”。据现存残碑记载:“光武逃难至此,曾蒙圣母救护……。”此庙始建于东汉初期。当年王莽带兵追杀刘秀至洪崖山下,被道教“四御尊神”之一的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俗称后土娘娘)所救。刘秀登基后认其为干娘,敕封洪崖山为“凤凰山”,敕封后土娘娘头戴冲天冠,身穿衮龙袍,足蹬凤头鞋,黄罗伞罩。因此民间又称后土奶奶为“后山奶奶”和“后土皇娘”。清乾隆皇帝朝五台山路过洪崖山,御书匾额《泰宁宫》赐予后山正殿,匾下方官印印文“受命于天,济世于昌”。正殿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经过几代帝王和众多道教信徒的不断扩建,到建国前宫殿庙宇达50多间,是一处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群,有北方第一大庙之称。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都有人上山进香,以三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最多。后山奶奶老家,昔称寿阳院、寿阳观。金代魏道明为该观撰碑。

作者:尤文远  史理广

(原创版权文章,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友情链接  
中国宗教网中央统战部中国道教协会中国民族宗教网国家宗教事务局白云深处人家保定道教网弘道文化网保定道教网道教之音网黄信阳博客刘崇汉博客史理广博客保定道教网崔信良道家书画
保定道讯道教典籍 保定道长 道教风光 保定道教 道教俗信 燕赵道教 道教影像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内容意在宣传 如有侵权 请致电本网 保定道教网 版权所有 保定频道 技术支持 通用网址:保定道教 河北道教 冀ICP备19010966号-1 联系电话:0312-7195395 邮箱:daojiao@126.com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