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道教  
.《河北道教史》出版面世
.关于恢复河北省道教协会图书音像流通处
.河北省道教协会关于举办巡回讲经的通知
.黄信阳会长在“善行河北、点亮心灯”首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开幕式——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在河北美术
.河北省道协直属宫观——鹿泉十方院
.首届中国道家艺术名人书画展——暨“点
道教常识  
.道教行礼须知
.道教八节斋日
.道教四始斋日
.道教三会斋日
.道教三元五腊
.方至通宗师(1877—1926)
.徐敬义律师(1925年传戒)
.蒋永林律师(1884年传戒)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交流
 

易县豹泉:隋末曾建于家寨 元代已有豹泉村



易县豹泉:隋末曾建于家寨 元代已有豹泉村

《保定晚报·古村镇》2013年12月15日

记者 闫逶迤  通讯员史理广

    在易县东北部有个流井乡,流井乡东部紧邻涞水县有四个古村落,分别是东豹泉、南豹泉、西豹泉、北豹泉。据当地人介绍,东豹泉村又名于家庄,于姓为当 地大姓,向上可以追溯到隋代。相传隋末战乱时期,高丽国(今朝鲜)将军于德曾在此地建立于家寨,而今天东豹泉于姓家族也有祖先为高丽人的说法,并有“于家 鞑子”之称。

隋唐于家寨、马刨泉传说

    近日记者来到东豹泉村,看到一株古槐立于村中,周围有白玉栏杆护栏。据介绍这株古树胸径达5.4米,为易县古树之最,已成为当地一景,相传为唐太宗李世民所栽。另外,村里还曾有一座与唐代尉迟敬德有关的敬德庙。

    在东豹泉村,一直流传着李世民扫平于家寨、开凿“马刨泉”的故事。

    相传隋朝末年,中国东北边陲小国高丽国为扩大自己的势力,派将军于德来至中原。于德将军看中易县后山东部“炮架山”东南这块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一条长 河绕村而过,地势犹如大堂暖阁,即现在东豹泉村一带,遂在这里安营扎寨、积草屯粮。不几年,荒凉野地变成百顷良田,仓库逐渐丰盈,人马日益强壮,外称于家 寨。于德将军有两子,长子名安邦,次子名定国,二子追随父亲结交四方豪杰,苦心经营山寨,还自铸炮台置于炮架山上,于家寨势力愈加强大。

    到了唐初,李世民曾在涞源屯兵,并曾和于家寨联手作战,李世民的大将尉迟敬德还和于家寨的一位姑娘有过婚约。但是等李世民做了皇帝,尉迟敬德并没有迎娶 于氏姑娘,虽然李世民封于德为唐朝大将军,但于家寨和大唐李氏王朝还是结了怨。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并借此欲扫平于家 寨。于将军一面迂回撤退,一面将各处泉水截断、水井填平,断绝唐军的水源。李世民率军来到于家寨,因找不到水源,战马渴急跑出军营,并乱刨地面找水喝。待 李世民找到自己的战马,看到战马正咴咴叫着用前蹄猛刨一个地方,不一会一股清泉从马蹄下咕嘟嘟冒了出来。李世民立即命令军士把泉水扩大,此泉解了唐军的燃 眉之急,也注定了于家寨必败的命运。李世民扫平于家寨后,赐此泉为“马刨泉”。

    当时于家寨的于姓家族人逃到山西、山东、张家口等地,等李世民撤军后,才回到于家寨把于将军的尸体埋葬。如今东豹泉村的于氏家族认为这座唐代的于将军墓为于氏祖先之墓,每至清明都来扫墓祭祖。

云集寺与玉泉观

    记者在东豹泉村看到有所小学场地宽大,一间教室还保留着古代的建材,据了解这所学校是根据村里一所大寺改建,而这所大寺就是云集寺。另外在东豹泉北山中,有上云集寺的遗址。

    在雍正《畿辅通志》以及有关易县文献中,能看到“云集寺”、“上云集寺”的记载。《明弘治易州志》中有侯祥《上云集寺》诗:“两山壁立势排空,中隐萧然 净梵宫。地僻不闻村犬吠,天高只见塞鸿翀。烟波滴沥千珠滚,石径苍茫一线通。几度闲来恣游赏,登高长啸御松风。”而在东豹泉村也曾发现刻有“圆寂云集寺前 主持大彻先公”的明代石碑。在《易县志稿·寺观卷》中有这样的记载:“上云集寺,在县东北三十里,辽寿昌建。《畿辅志》、《乾隆志》作云集寺,有宋开宝八 年碑。寺今在豹泉村。”

    云集寺和上云集寺的建造年代,有唐代、辽代、北宋各种说法。在东豹泉村中高小的大寺遗址,据了解曾有山门、钟鼓楼、前殿、正殿、后禅房等建筑,院内有两座砖塔,石碑数统,院西100米有大塔一座,形制似北海白塔。在东豹泉村北,则有上云集寺古井、古塔地宫等遗址。

    据《保定道教文化志》介绍,在东豹泉村西还曾有座玉泉观。在《大元易州豹泉创修玉泉观碑》碑铭上,有这样的文字:“吾乡距城二十里有村曰豹泉,二泉夹林园而出,有识者过之曰:此胜地也,当有道缘,上为国家祈福,下为郡人结缘之所。”这样看来玉泉观是元代创建。

    据史料记载,在元代,豹泉村镇抚马晖、郭成,请易州州城龙兴观的正真真人在豹泉别立一观,为龙兴观的分观。真人遣弟子冲和大师祖善益主持其事,豹泉村村 民兰香愿意施出自己的地来建道观。考之《山海经》,玉乃水之精,遂改豹泉之名为玉泉,命观名为玉泉观。明清时期,玉泉观住持道人有路守明、王太臻、张清 兰、傅阳智、杨来官等人。据清《易州志》载,当时易州(辖3县)有全真派北方七真道观5处,豹泉村的玉泉观为其中之一。明清时期的玉泉观占地15亩,观址 呈葫芦形,南面山门前有弧形小河,河上原有汉白玉玉石桥,桥南为该观古戏楼。玉泉观山门上嵌“敕建玉泉观”匾额,门前有数十株参天古柏。山门内第一座殿为 老君殿,殿后为七真堂、始祖宫及后院清堂等建筑。

    据了解玉泉观于上世纪70年代沦为民居,但当地一直有道场活动。记者看到如今在东豹泉村的山谷中又重建恢复玉泉观,还有乐队演奏道教古乐,这座道观是当地村民于惠祥善士、道教徒于高跃(于建国)和袁宗素主持修建,目的是恢复豹泉村的传统文化。

豹泉社曾辖7个村

    记者在当地人的带领下,看到了传说为李世民战马刨开的马刨泉,也在村里看到许多老民居,其中一户民居据说为清代同治年间一位武举人所建,房子相当结实,现在仍有人居住,据当地人介绍,原河北省军区司令员马辉抗战时期曾寓居于此。

    东豹泉村西为洪崖山,村北为龙宫山,山形奇异。在这里,宋、辽、金年代为边关,北山建造过朝天寨,杨家将也曾驻守于此。近些年此地除了出土过唐代石碑、铜镜外,在西豹泉村东,还曾出土过金代铜钱窖藏2700斤。

    豹泉村名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古代常有豹子来于家庄的马刨泉饮水,又据鱼(于)离不开水之意,把于家庄改名为豹泉。元代文献中,曾称豹泉为豹泉里。在明 代,豹泉村分为东、南、西、北四个豹泉,但于姓集中居住的东豹泉仍俗称于家庄,也是主村,其余三豹泉为附属村。据清代顺治年间的文字记载,当时易县下辖 38个社,豹泉社作为38社之一,辖7个村,即白马、豹泉、千家村、西头村、大南头、大北头、北头村,共89户,1128人。

    豹泉村一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豹泉村就调整产业结构,确定林果立村的发展思路。如今东豹泉村全村1000余人,6000多亩果园,有柿 子、李子、杏、苹果、核桃五大类果品品种,是易县县城北部最大的果品园区,近年先后被评为“林果精品示范园区”、“山区综合开发先进单位”。

友情链接  
中国宗教网中央统战部中国道教协会中国民族宗教网国家宗教事务局白云深处人家保定道教网弘道文化网保定道教网道教之音网黄信阳博客刘崇汉博客史理广博客保定道教网崔信良道家书画
保定道讯道教典籍 保定道长 道教风光 保定道教 道教俗信 燕赵道教 道教影像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内容意在宣传 如有侵权 请致电本网 保定道教网 版权所有 保定频道 技术支持 通用网址:保定道教 河北道教 冀ICP备19010966号-1 联系电话:0312-7195395 邮箱:daojiao@126.com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